一、国际疾控动态
1.世卫组织发布首个真菌感染检测和治疗报告
世界卫生组织1日发布首个关于真菌感染检测和治疗的报告,强调当前应对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药物和诊断工具严重短缺,迫切需要创新研发来填补空白。
世卫组织发布的公报说,真菌感染正成为日益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常见真菌感染对治疗药物的耐药性正在增加,这些感染对有严重基础疾病和免疫系统受损人群的影响尤为严重。
世卫组织“重点真菌病原体清单”(FPPL)分为“极度重要”“高度重要”和“中等重要”3类,其中被列为“极度重要”类别的真菌感染致死率可高达88%。世卫组织说,由于诊断工具匮乏、抗真菌药物供应有限以及新疗法研发过程缓慢且复杂,应对真菌感染充满挑战。
这份报告指出,过去10年,仅有4种新的抗真菌药物获得美国、欧盟或中国的监管机构批准上市。目前,有9种抗真菌药物正处于临床研发阶段,用于对抗最具健康威胁的真菌。然而,仅有3种候选药物处于临床研发最后阶段,意味着未来10年内将很少有这类药物获批。此外,尽管有22种药物处于临床前研发阶段,但考虑到早期药物研发阶段的高失败率、风险和挑战,这一数量远不能满足临床潜在需求。
报告强调,目前的抗真菌治疗方案存在许多问题,包括严重副作用、频繁的药物相互作用、药物的剂型有限以及需要长期住院治疗等。与此同时,针对由重点真菌病原体引发严重感染的抗真菌药物不足,儿童适用的治疗方案尤为缺乏。
(来源:人民日报 https://www.sccdc.cn/Article/View?id=35903)
二、国内疾控动态
1.中国疾控中心辐射安全所召开放射卫生健康传播和科普宣传专家会议
为进一步做好我国放射卫生健康传播和科普宣传工作,普及放射卫生知识,提升放射卫生健康宣教的质量和效果,按照年度工作计划,中国疾控中心辐射安全所于2025年3月20日在上海市召开“放射卫生健康传播和科普宣传专家会议”。中国疾控中心辐射安全所纪委书记陈清峰和上海市疾控中心党委副书记余荣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疾控中心放射卫生学首席专家孙全富和来自本所及全国各省级放射卫生技术机构的20余名专家参加会议,会议由中国疾控中心辐射安全所信息中心副主任冒煦主持。
会上,与会人员对放射卫生核心科普知识文稿内容进行了逐一审议和修改,研讨确定了我国放射卫生成就和展望宣传片拍摄框架,并积极对拍摄制作内容建言献策。与会人员还针对“全国放射卫生健康宣传库”作品收集和打造全国放射卫生健康传播和科普宣传品牌活动展开了热烈讨论,提出了很多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此次会议凝聚了推动放射卫生知识传播和成就展示的专家智慧,为提高放射卫生科普知识的科学性、准确性、完整性和有效性打下了坚实基础,发挥了促进放射卫生科普资源供给的积极作用。
(来源: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三、省内疾控动态
1.2025年四川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评估培训班顺利举办
我中心于2025年3月31日至4月1日在成都顺利举办了2025年四川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评估培训班。省卫健委副主任张盛林与药物食品处处长黎旭及相关处室人员、省疾控中心调研员张剑及相关部门人员、21个市(州)卫健委分管领导和相关科室负责人、21个市(州)疾控中心和15个县级疾控中心分管领导和相关科室负责人共计130余人参加培训。
培训班上,黎旭处长传达了国家卫健委2025年食品安全工作会议精神;张盛林副主任肯定了2024年我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评估工作,并对2025年相关工作提出新要求。
培班邀请了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郭云昌研究员与杨大进研究员分别从食源性疾病与食品污染两个方面就2024年全国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结果进行解读并就2025年工作安排进行了详细介绍。我中心营养与食品卫生安全所就2024年全省食源性疾病与食品污染监测工作进行了总结分析,并对2025年四川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方案进行了解读。培训班还邀请了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陈锦瑶与张立实两位教授分别就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基础理论与地方食品安全性评估进行了讲解。
本次培训,通过对我省2024年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的全面总结以及对2025年相关工作方案的解读和部署,为顺利开展2025年四川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评估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摘自: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四川省重点寄生虫病流行病学调查暨土食源性寄生虫病监测、防治技术培训
——夯实专业根基,共筑健康防线
2025年3月26日至29日,由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办的《四川省重点寄生虫病流行病学调查暨土、食源性寄生虫病监测、防治技术培训班》在成都圆满举办。此次培训采用理论与实验室操作相结合的模式,全省21个市(州)的150余名寄生虫病防治专业人员和寄生虫病调查技术指导组成员参加了此次培训。
明确方向,聚焦核心任务。开幕式上,中心副主任钟波强调本次培训的四项核心任务:启动第四次人体寄生虫病现状调查;筹备全省寄生虫病防治技能竞赛,遴选优秀学员参赛;开展寄生虫病综合实验室建设;推进全省寄生虫病防治监测项目。寄防所所长刘阳强调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大家需凝心聚力、协同作战,共同推动全省寄生虫病防治事业迈向新台阶。
理论传授,筑牢专业根基。培训班师资解读了《四川省包虫病等重点寄生虫病实施方案及防治规划(2024—2030年)》展开深入解读,让参训人员全面了解全省寄生虫病防治工作的整体规划、防治目标与策略。聚焦寄生虫病监测和防治的相关方案与规划,为参训人员明晰全省寄生虫病防治工作的实施路径与未来发展方向。围绕检测方法、样本保存、数据填报等实际工作关键环节进行讲解。
实操带教,提升专业技能。省级寄生虫病镜检骨干现场教学,对制片、镜检等环节进行示范、指导和纠错。参训人员积极参与,切实提升了寄生虫病检测的实操技能,为今后在实际工作中准确检测寄生虫、有效防控寄生虫病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次培训强化了全省寄生虫病防治专业人员的理论素养和实操能力,为推动四川省寄生虫病防治工作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参训学员表示,将以此次培训为契机,把所学知识充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为推动全省寄生虫病防治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未来,四川省将持续加强寄生虫病防治队伍建设,不断创新培训方式、丰富培训内容,提升防治工作水平,为实现寄生虫病防控目标、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筑牢坚实防线。
(摘自: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四、市内疾控动态
1.市疾控中心组织召开2025年免疫规划工作培训会
为全面总结2024年免疫规划工作情况,安排部署2025年重点工作,进一步提升全市预防接种服务能力,4月2日,我中心组织召开了2025年免疫规划工作培训会,会议邀请到省疾控中心免疫规划所副所长马千里进行专题授课。各县(市、区)卫生健康局、疾控中心相关负责人及业务骨干共80余人参加培训。
培训会专题解读了《广安市2025年适龄女孩免费接种HPV疫苗项目实施方案》《麻疹风疹防控方案(2024年版)》,对信息化管理、接种率监测、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调查处置、疫苗可预防疾病监测等免疫规划多项工作深入剖析存在问题,要求各地积极推动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免疫策略调整和非免疫规划疫苗储运费等相关政策落实,有序开展预防接种示教基地建设,保障疫苗接种安全与质量。
本次培训切实强化了基层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为全市免疫规划工作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为守护群众生命健康、构建全人群免疫屏障奠定了坚实基础。下一步,市疾控中心将加强跟踪督导,确保各项规范要求落地见效。
(来源:广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创新机制强监督 精准施策护健康——邻水县召开2025年医疗机构疾控监督特派员聘任暨工作推进会
4月1日,邻水县召开2025年医疗机构疾控监督特派员聘任暨工作推进会,围绕提升疾控监督效能、筑牢公共卫生防线,创新推出特派员制度,落实技术指导常态化,并对重点工作进行精细化部署。会议以“问题导向、机制创新、责任压实”为主线,为全县疾控监督工作注入新动能。
“特派员制度”亮实招
会议最大亮点是首创疾控监督特派员制度,通过“三个突出”破解基层监督力量薄弱难题:
1.突出专业权威。从县疾控中心选派公共卫生、院感防控等领域资深专家担任医疗机构疾控监督特派员,直接参与一线监督指导,确保政策执行不走样,业务水平有保障。
2.突出垂直管理。特派员实行“双重管理、直报直联”模式,常态化对试点医疗机构开展日常监督,直接受县卫生健康局、县疾控局管理,反馈问题,打破层级壁垒,提升响应效率。
3.突出协同联动。建立特派员与专职疾控监督员、执法部门的“1+N”联动作战机制,针对重点场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开展联合督查,形成“问题发现—整改闭环—长效跟踪”全链条管理。
会上,县疾控局蒋蔚局长对《邻水县关于开展医疗机构疾控监督特派员常态化指导的通知》做了详细解读,对特派员工作提了具体要求,确保监督工作“落地有声”。县疾控中心刘健主任对疾控监督重点工作进行“清单化”部署,强调“精准施策、靶向发力”。
本次推进会通过制度创新与务实举措相结合,为全县疾控监督工作明确了“路线图”、注入了“强心剂”。特派员制度的实施将进一步打通疾控监督“最后一公里”,推动全县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提质增效,为保障群众健康构筑坚实屏障。
(来源:邻水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